一、課程名稱:行銷企劃 二、課程類型(請勾選): 第一類:□補救教學(課後輔導) 第二類:□微課程 □多師共時跨域整合教學課程
■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 □深碗課程 三、分項計畫執行編號:B3-22 四、依據:112-116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,子計畫B-3-3:問題解決創新教學,三創團隊學習運作,強化學生創新力辦理,項目為開設創意實作相關課程,將創意發想透過實作課程加以實現。 五、量化指標:當學年開設創意構想實體化單元課程班級數。 六、目的:本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藉由影像敘說故事的實務技能,及學習目前網路行銷短影音之操作模式。課程以USR場域「藍帶無花果桑天牛農場」為實作場域,由學生為其構想、企劃與製作能達到行銷效果的短視頻影片,提升學生藉由影像敘說故事的實務技能,協助小農建立品牌形象,增加農業創生價值,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。 七、時間:112年5月17日(三)至6月14日(三)。 八、修讀學生數:本校學生,37人。 九、授課班級與課程負責教師:四技(日)行流三甲,葉京怡。 十、校內師資/外聘師資(含業界專家)基本資料:
十一、執行內容(此部分請第二類課程填寫) (一)
授課方式: 行銷企劃課程於本學期搭配執行USR專案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授課方式結合場域實作、業師協同教學、多元成效評量。場域實作對象為位在潭雅神綠園道的「藍帶無花果桑天牛農場」,學生在這堂課中,將透過拍攝短影音,實際參與影片構想、撰寫腳本、拍攝、剪輯,從創意發想到具體影片產出的過程,讓學生實際操作一部行銷影片完整的企劃流程,提升學生藉由影像敘說故事的技能,並協助在地小農增加網路行銷曝光度,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目標。 (二) 評量方式:。 本課程以執行場域實作為主,評量方式採多元的實作評量。期末將辦理一場「在地小農創意行銷微影片成果發表會」方式呈現各組成果,成果發表的評量方式有三: (1)各組互評: 由授課老師發給每位同學一張互評表,由同學們逐一聆聽完每一組簡報與影片之後,為每一組打一個分數,並寫出個人對別組的作品,你認為最具優點、創意的地方,以及你認為需要加強的地方(採開放式回答)。
(2) 組內互評: 由授課老師發給每位同學一張組內互評表,由同學針對自己所屬的組別,為自己以及組內其他成員的表現與貢獻打分數。 (3)由教師與場域小農、業師共同給予實作成績: 由授課教師及業師,並邀請桑天牛農場負責人藍昭文先生,共同給予實作成 績,評析各組簡報與影片之是否切合業者之需求以及創意展現,來為每一組打成績,並給予講評。 期中成績依授課教師評分佔行銷企劃整體課程之30%;期末成果發表成績將佔行銷企劃整體課程之30%;業師授課之學習態度與拍攝完成度納入行銷企劃整體課程40%內計算。 (三) 課程設計及教學創新理念: 本課程的實作目標是學生以桑天牛農場為對象,為其構想、企劃與製作能達到行銷效果的短視頻影片,根據過去的教學經驗,如何引導學生將拍攝對象具體形塑成一個有吸引力、主題明確、又有行銷效果的影片,是教學現場很大的挑戰。本課程有別於以往的教學設計,嘗試新加入「焦點人物九宮格學習單」與繪製「心智圖」來幫助學生更快速聚焦在構思影片腳本的學習成效。以下列點說明本課程設計重點: 1.
融合多元觀點,由授課教師、在地小農與業師三方一同規劃課程內容與課程實作細節,使學生的影片更能貼近小農的需求,實際解決小農行銷資源不足的問題。。 2.
邀請桑天牛農場負責人分享創業歷程,搭配「焦點人物九宮格學習單」,引導學生將創業歷程、農場經營理念、產品行銷通路、品牌定位等面向重點紀錄下來,作為後續繪製心智圖的基本素材。 3.
引導學生使用心智圖建立具體的思維架構:將拍攝對象的背景資料以文字輔以圖像做有系統的分類、關鍵字重點摘要與創意聯想,並進一步利用心智圖建構影片腳本的呈現方式。 4.
透過心智圖圖像式的思維引導練習,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「故事」落實為具體、可執行與實作的「影片腳本」,此種思考邏輯有助於提升學生未來職場上問題解決的能力。 十二、教學實施規劃:
十三、預期成效:(第二類課程,請多詳述並比較既有課程與此教學創新課程差異,以質量化成果說明) 『深碗課程』與『創意構想實體化課程』執行者必填,請擇一勾選。 ■期末課程成果展
■課程實作作品 □課程專題報告 (一)
使學生具備影片行銷企劃撰寫與執行的能力,並完成11份影片行銷企劃書。 (二)
學生將協助「藍帶無花果桑天牛農場」拍攝剪輯約11部不同主題的短視頻影 片,並放置於抖音或youtube平台,實際觀察影片的點擊率。 (三)
學期結束鼓勵學生將影片作品參加校外競賽,使學生達成本系之畢業門檻。 (四)
執行教學實踐研究所獲得之學生學習成效及回饋建議,可作為明年度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意見。 (五)
整體活動滿意度預計達 85 %(滿意+非常滿意) 以上。
十四、預期亮點特色: (1) 採業師協同教學的模式,帶領學生進入USR場域,了解在地小農經營理念、創業故事與產品賣點,透過短影音拍攝,協助小農提升品牌曝光度,增加農業創生價值,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。 (2) 藉由場域實踐,提升學生跨領域學習跟團隊合作的能力,跳脫教室的藩籬,使學生認識農業的艱辛與現況,提升學生對土地的關懷意識。 (3) 透過在地小農的生命故事,使學生學習「執著、敬業、堅持」的職人精神,鼓勵學生在挫折中繼續尋找自己的定位與熱情所在。 (4) 落實教學者即是研究者,採用行動研究法,詳實紀錄教師在「結合場域實作」的教學經驗,以及觀察學生在實作過程中學習成效的實踐歷程。 (5) 透過問卷發放,收集學生及小農對實作型課程的學習成效與回饋建議。 十四、活動聯絡人:管理學院助理薛琬婷、行流系葉京怡 (0918-934770) |